“护工”“住院陪护”“助理护士”……这些在医疗机构中,承担病人生活起居照护为主的医疗护理员,能否有个统一的名称与清晰的职责界定?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瑞金医院骨科主任张伟滨提交了《构筑“规模化、规范化”医疗护理员行业的健康生态圈》的提案,建议明晰范畴、统一准入,使医疗护理员行业更加规范。
东方IC
一人住院全家忙,这是许多人切实的感受。病患的吃喝、洗漱等最基本的生活照顾已不易,遇到翻身、拍背等,家属很难做到位,更不用说辅助患者外出检查、往返搬运了,因而医疗护理员行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然而,张伟滨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医疗护理员行业呈老化趋势,由于薪酬福利无保障、工作强度大等原因,这个行业缺乏社会认同感和职业吸引力,年轻人不愿意进入这个领域。
医疗护理员行业需要“正名”,明确将医疗护理员界定在医疗机构中承担病人生活起居照护为主的工作人员,与老人陪护员、助理护士相区别,并构筑“规模化、规范化”的健康生态圈,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目前,一些地方开展“无陪护”病房尝试,实现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疗护理员,代替家属承担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照护,推动病区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护有机结合,实现无家属陪护或者陪而不护。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要对医疗护理员工作时长、照护人数限制、应有薪资待遇等进行明确规定,提高医疗护理员的职业地位与认同感,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其中,通过与护士默契配合,让患者在疾病护理和生活护理上达到更高标准,实现更好的诊疗效果,也给家属带来便利,最终实现医疗护理员、医院、病患以及家属之间的多赢。
|